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《卖炭翁》语文课件PPT
《卖炭翁》课件PPT
一、作者简介
白居易(772—846),唐代著名诗人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河南新郑人。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。
二、背景介绍
《卖炭翁》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(815年),当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。江州地处偏远,民生凋敝,白居易目睹了当地百姓的疾苦,有感而发,写下了这首诗。
三、诗歌赏析
1. 诗歌主题
《卖炭翁》通过一个卖炭翁的悲惨遭遇,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吏的贪婪腐败和人民的苦难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。
2. 人物形象
卖炭翁:一个勤劳善良、生活贫苦的底层劳动者。他起早贪黑,冒着严寒卖炭,却因官吏的盘剥而血本无归。
3. 艺术特色
- 语言朴实生动:诗歌语言通俗易懂,生动形象,富有表现力。
- 对比鲜明:诗中对比了卖炭翁的贫苦与官吏的奢华,突出了社会的不公。
- 讽刺辛辣:诗人通过卖炭翁的遭遇,辛辣地讽刺了官吏的贪婪和无耻。
四、教学目标
-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。
- 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。
-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。
五、教学重点
- 卖炭翁的悲惨遭遇。
- 官吏的贪婪腐败。
- 诗歌的讽刺意味。
六、教学难点
- 理解诗歌中隐含的社会问题。
-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。
七、教学过程
1. 导入新课
- 播放卖炭翁的图片或视频,激发学生的兴趣。
- 提问:你们对这个人物有什么了解?
2. 朗读诗歌
3. 理解诗意
- 逐句讲解诗歌,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。
-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问题。
4. 分析艺术特色
- 讨论诗歌的语言、对比、讽刺等艺术特色。
-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。
5. 总结主题
- 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,揭示官吏的贪婪和人民的苦难。
-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现实意义。
6. 拓展延伸
- 讨论当今社会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社会问题。
-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,培养社会责任感。
八、教学反思
-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?
-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突破?
-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有效?
-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?
- 今后如何改进教学?
点击查看更多